上海生态环境现状如何?油烟扰民等群众身边的“关键小事”怎么破解?生物多样性保护取得哪些成效?今天上午,在率先接听市民来电后,市生态环境局副局长汤臣栋接受了新民晚报专访,畅谈与市民生活息息相关的生态环境领域热点话题。
守护蓝天碧水净土
近期申城持续高温,酷热难当,但不少市民惊喜地发现:湛蓝的水晶天频频“露脸”,刷爆朋友圈;一江一河碧波荡漾,引得中外游客争相打卡;街角口袋公园鸟语花香,居民们“推窗见绿”,在家门口就能邂逅“诗与远方”。 “这一幅幅动人的生态画卷,正是美丽上海的真实写照。”据汤臣栋介绍,“十四五”期间,上海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2024年,上海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达88.3%,地表水优Ⅲ类占比达99.3%。受污染耕地和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继续保持两个100%。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物、化学需氧量和氨氮等重点工程减排量提前完成国家下达的“十四五”减排目标。今年以来,我市生态环境指标继续稳中向好,截至8月中旬,PM2.5平均浓度为27.6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1%,处于历史较好水平。
破解油烟扰民难题
12345市民服务热线数据显示,近年来,油烟污染成为市民投诉热点。如何让上海的街头巷尾既充满“烟火气”,又摆脱“油烟气”?汤臣栋表示,餐饮油烟严重影响市民的生活环境,也是生态环境部门重点聚焦的“关键小事”。目前,上海主要从源头预防和创新监管两方面破题:
在源头预防上,生态环境部门梳理出6万多个禁设场所点位,接入“一网通办”平台,方便商家快速获取选址信息。同时联合市场监管部门,在办证流程中强化线上线下告知提醒,为新开办餐饮的经营主体提供更精准的指导服务。
在创新监管上,建立智慧化信息平台,已有约1.3万家餐饮企业登记并按要求定期上传油烟净化设备清洗记录。对于未按时上传的商家,系统将推送提示信息至执法部门,提升监管效率。
新物种在申城安家
生态环境日益优化,也吸引越来越多新物种“落户”上海。汤臣栋介绍,2023年,上海首次启动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预计今年底全部完成。目前已发现2个新物种和149个新记录,比如发现天目疣鳞苔,表明空气质量改善;记录到小口鳔鮈,显示水质显著提升;还有首次发现上海膝角隐翅虫,这也是我国的昆虫新记录。此外,濒危物种种群复兴,崇明东滩保护区小天鹅恢复到近3000只,国家二级保护植物水蕨也在多个区重现。
下一步,生态环境部门将根据调查数据,适时发布生物多样性调查成果,同时进一步拓展生物多样性观测网络,系统谋划生态保护修复项目,提升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功能,加快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上海。
美丽上海全民共建
建设美丽上海,人人都是行动者。“我们期待每一位市民都能成为美丽上海的守护者,共同为建设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上海而努力。”汤臣栋说,市民朋友可通过多种渠道参与到生态环境保护和践行绿色低碳生活中来。
一是实地了解生态环境状况。全市现有39家环境教育基地和96家环保设施向市民开放参观。比如在虹桥水质净化厂,能直击污水处理全过程,了解“污水去哪儿了”。市民可通过“上海环境”微信公众号,查看开放单位信息并预约参观。
二是亲身参与生态环境保护。市民可参加碳普惠活动,通过“随申办”“支付宝”或“微信”进入碳普惠专区,将乘坐地面公交、骑行共享单车、驾驶纯电动车等日常绿色行为积累的碳减排量,兑换成数字人民币、商品券、热门IP周边等77种权益。
三是积极建言生态环境工作。生态环境部门每年会开展各类人民建议征集活动,召开线下圆桌座谈会,邀请市民代表参与政策讨论和制定,营造全社会共同参与生态环境保护的良好氛围。市民也可直接拨打12345市民服务热线贡献“金点子”。
明日接热线预告
09:00-10:00 普陀区生态环境局局长 何春茜
10:00-11:00 虹口区生态环境局副局长 章冀龙
13:30-14:30 杨浦区生态环境局局长 吕晓钧
14:30-15:30 宝山区生态环境局局长 郑恺
15:30-16:30 闵行区生态环境局局长 张峰
热线平台
手机客户端:上观App
市民服务热线:12345
新民晚报新闻热线:962555
微信公众号:新民帮侬忙
今日头条号:新民帮侬忙炒股配资开户网站
辉煌优配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