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套两居室,打了隔断之后变身四居,阳台、客厅都变卧室;租房中介展示的房源干净整洁,到现场一看落差堪比“卖家秀变买家秀”;交了一年的房租,长租公寓、二房东却跑路了,钱追不回来、房住不进去……
隔断房、串串房、虚假房源、二房东跑路,针对这些租房乱象,《住房租赁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于近日公布,从居住环境、租赁关系、资金安全等方面,为承租人提供全方位保障,将自今年9月15日起施行。
近年来,我国租房人口规模持续扩大。《2025中国城市长租市场发展蓝皮书》显示,目前全国租房人口近2.6亿人。其中,四大一线城市中租房人口规模接近4000万人,占比接近50%。
“由于此前缺乏相应的法规条例支撑,在处理住房租赁相关投诉时困难重重。”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叶银丹在接受《金融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条例》是我国首部专门针对住房租赁市场的行政法规,完善了租赁住房市场监管框架,未来将指引市场规范化发展。
痛击“串串房”“隔断房”等劣质房源
老旧房用不环保的廉价材料简单装修后变身“精装房”,承租人以较高价格租下,入住后却发现“货不对板”,设施陈旧、卫生条件差、安全隐患多,严重时甚至因甲醛超标影响身体健康。
近年来,“串串房”等劣质房源引起房屋租赁矛盾的新闻屡见报端,严重损害了承租人权益。对此,《条例》规定配资操盘开户,用于出租的住房应当符合建筑、消防、燃气、室内装饰装修等方面的法律、法规、规章和强制性标准,不得危及人身安全和健康。
同时,针对“隔断房”等问题,《条例》规定,厨房、卫生间、阳台、过道、地下储藏室、车库等非居住空间,不得单独出租用于居住。租赁住房单间租住人数上限和人均最低租住面积,应当符合设区的市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规定的标准。
“《条例》首次以行政法规形式禁止厨房、阳台等非居住空间单独出租,并要求人均租住面积符合地方政府标准,从源头整治群租房等安全隐患。”叶银丹表示。
出租人无正当理由不得扣减押金
虚假房源泛滥、房源展示的图片是P图,面积缩水、设施陈旧;退租时,房东“提灯定损”、推诿不退押金……许多承租人在租房时都遭遇过“货不对板”、押金难退等困境,而这一问题常与住房租赁经纪机构在房源信息发布、费用收取等方面不规范有关。
针对上述乱象,《条例》要求住房租赁企业发布的住房地址、面积、租金等房源信息应当真实、准确、完整,在其经营场所、互联网等不同渠道发布的房源信息应当一致,发布的房源图片应当与实物房源一致,不得发布虚假或者误导性房源信息,不得隐瞒或者拒绝提供拟出租住房的有关重要信息。
针对押金问题,《条例》明确,出租人收取押金的,应当在住房租赁合同中约定押金的数额、返还时间以及扣减押金的情形等事项。除住房租赁合同约定的情形以外,出租人无正当理由不得扣减押金。
若因押金返还产生纠纷怎么办?《条例》提出,由出租人和承租人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可以依法申请调解、仲裁或者提起诉讼。
加强住房租金监测和监管
近年来,长租公寓爆雷现象屡见不鲜,这些租赁平台采用的“长收短付”模式引发关注。
针对这一问题,《条例》中提出,“从事转租经营的住房租赁企业应当按照规定设立住房租赁资金监管账户并向社会公示,并通过该账户办理住房租赁资金收付业务”,同时明确了违规罚款规定。叶银丹表示,这将有助于减少转租企业“长收短付”行为及其带来的资金链断裂风险。
此外,《条例》规定,设区的市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建立住房租金监测机制,定期公布本行政区域内不同区域、不同类型住房的租金水平信息。叶银丹表示,这一方面将有助于提高市场透明度,稳定市场租金,另一方面能够为租赁双方提供租金参考依据,促进公平交易。
辉煌优配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